前言——
我喜欢用什么现象什么本质这样的模式想问题。
什么是玉,人们为什么喜欢玉,玉器的价格为什么这么贵,玉究竟有什么价值?
凡是喜欢问个为什么。
从今天起,就试着在这里写写自己的观点吧。不求说透,也不求标新立异。
玉是一种物。它有人文属性。人文,可以简单的理解成是人的一些花样。文,就是纹,也就是花样,当然它是由价值取向的,但“人文”表现出来就是各种花样。
人喜欢谈论。谈资经常被提及,却总是被放在不是很重要的地方,让人感觉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内容。比如寒暄。然而,总体的看,一个人大部分时间都在谈论,所谈论的内容大部分都是物。
比如汽车,美食、旅游(多数谈论的是当地的景色)、服装、房子、花卉,茶叶等等。这些是生活,也是谈资。
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,谈资中有关实际物品的内容占了绝大部分。
精神层面的东西很少被直接谈起。就算是汇率、经济、音乐这些在谈话中也很难大篇幅出现。
一个略显尴尬的现实是,“我们真的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里”。
这是今天我们谈论玉是什么的一个前提。虽然这个前提受到了无数形而上的高贵精神追求的挑战,但这丝毫没有改变大家的生活状态。
当然,人们可以选择对待物品的态度,在贪婪和佛系之间选择一种和谐的状态。
玉很漂亮,玉也很无用。
一块玉石放在书架上好长时间了。你开始怀疑它究竟有什么价值的时候,把它拿在手上,它温润的光泽,与环境截然不同的高洁,又会让你立刻感受到美不胜收,带在身上盘玩一段时间,又会索然。
不过,放一段时间,它仍然光彩照人。
耐看,耐玩。这是玉石的韵味。
韵,指汉语中的收尾音。韵味,就是一件事情结束后的余味,回味。
味,五官之一也,我们却喜欢“味道”连用,实在是因为追求韵味是一种“道”。
视觉、听觉、触觉都不可称“道”,唯独“味觉”,它是有道的。它的道,就是“味道”,也就是结束之后有回味。
这也是中国思想的一大特点,做人,做事一定要有韵味,有回味,有滋味。
中国文化并不只追求当下的快活,还要求事后要有回味,有滋味。滋就是有长有养,从滋味,变成趣味,成为“味道”。
这样的道就在普通中国人的语言中,也在普通中国人的生活里。
为了这韵味,中国人可以经年累月的积累各种体验,努力与自然处于和谐的状态。中国文化中园林、盆景、居住环境,饮食、书法、绘画、人格等等都是这种“道”的体现。
有人说,我看到的怎么是环境污染,与邻为壑、乱砍乱伐呢?
这是失道了啊,失了中国文化的道。
玩物之中也有道。这就是味道。因为喜欢这种道,中国绘画讲韵味,书法讲韵味,对玉器还讲韵味。
在韵味里可以感受到时间。
这一切的趣味、价值均来自于时间。因为体现道需要时间,感受道也需要时间。
这时间很长,可以行远传久,可以传之子孙万代。
这是理解中国文化之道。
(注:作者山东人,现居扬州)
玉雕 八大山人 观念的依托——摆脱观念的束缚乃是创新之方法
2018-03-27 17:18:01
识玉 | 到和田(2)
2018-03-13 11:13:54
写在新年开工之前,看工作室都在忙什么?
2018-03-13 09:50:44
致2018年
2018-01-25 17:03:43
玉器评论:所感受的才是有意义的
2017-08-01 14:00:03
新品 | 喜见香云--青花籽香插《墨云》
2017-08-01 10:08:55
金玉满堂,大吉
2017-07-31 17:16:08
玉器评论:怎么评价玉雕大师?
2017-07-31 16:29:34
新品 | 每日一荐 玉韵澄怀
2017-07-31 15:49:29
玉器评论 | 朋友圈里的玉器作品。
2017-04-06 12:08:47